新春刚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的办公桌上就堆起了一个个牛皮纸袋和文件夹。刘多说,这里面装的是她去年以来所提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自己进行的调研情况以及政府部门相关回复。梳理这些既是为了跟进相关部委的承诺是否落到实处,也为今年两会的建议做个准备。
去年,刘多提出的三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建议,得到了工信部等部门的专门回复。这些建议不仅推动《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其中一些表述更写进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也在去年开展了人工智能创新揭榜等活动,征集遴选一批创新主体,让技术更好应用于产业。”刘多说。
工信部部长苗圩说,去年,工信部共承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建议772件,承接全国政协委员提案382件。工信部领导多次带队深入走访交流,推动民主协商,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
在此基础上,工信部将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确定的重点督办件、代表或委员多次提出事项、人民群众期盼关注的事项等列为办理的重中之重,最大限度吸纳各界智慧,推动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就是其中之一。
围绕于此,工信部会同各相关部门研究,积极采纳意见建议,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并开展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
深入各地调研 确保建议高质量“落地”
从建议、提案到政策出台,并非一纸文件这么简单,其中囊括了无数次调研、走访、座谈。这一点,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感触很深。
去年7月,工信部副部长罗文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等走进联想,就“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应用,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行调研和座谈。杨元庆在座谈时提出“建立行业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建议。
罗文表示,有基础、有实力的科技企业要牵头推进行业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让技术走出象牙塔。经过多次调研和商议,杨元庆的建议“落到”相关行业政策中。
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收到建议和提案后,工信部先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司局,提出办理具体要求,建立明确的责任制。通过深入调研、邀请代表委员参加座谈会、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等形式,加强提办对接,并建立台账、跟踪进展,推动承诺事项落实到位。
“我们坚持办前主动联系、办中密切沟通、办后回访交流,确保沟通质量。”苗圩说。
在一次次调研、走访、座谈、沟通中,首批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申报、与安徽共同推进智能语音领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等一系列举措“落地成形”。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8年,围绕办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建议提案,工信部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带队赴多地开展调研,与代表和委员面对面交换办理意见,登门拜访、邀请座谈和调研等当面沟通240人次,电话、短信、书信等沟通1088人次。
加强跟踪问效 加快人工智能“落地开花”
好的建议要吸纳到好的政策中,好的政策也需要好的“土壤”“落地开花”。
当下,创新的周期、模式和外延时刻发生变化。要抓住机遇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
苗圩说,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强同代表委员的联系,不断拓宽沟通渠道,坚持办理质量、服务质量同向发力。尤其是要加强跟踪问效,将每年答复中已制定解决措施或列入工作计划的事项,汇总梳理、建立台账、跟踪进展,推动落实到位。
具体到人工智能领域,苗圩提出,今年将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研制推广国家智能制造标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重点培育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造业“双创”新模式。推行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挂帅”机制。
在培育产业市场方面,工信部将持续升级和扩大信息消费,推动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
“要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苗圩说,工信部将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融合作,拓宽技术和应用交流,加快推动产业发展。
(沈阳建材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