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孝竹
慈孝竹,又名孝顺竹。为禾本科簕竹属灌木型丛生竹,地下茎合轴丛生。竿高4-7米,直径1.5-2.5厘米。
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野生或栽培。原产越南。多生在山谷间,小河旁。长江流域及以南栽培能正常生长。山东青岛有栽培,是丛生竹中分布最北缘的竹种。
形态特征
竿高4-7米,直径1.5-2.5厘米,尾梢近直或略弯,下部挺直,绿色;节间长30-50厘米,幼时薄被白蜡粉,并于上半部被棕色至暗棕色小刺毛,后者在近节以下部分尤其较为密集,老时则光滑无毛,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分枝自竿基部第二或第三节即开始,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主枝稍较粗长。竿箨幼时薄被白蜡粉,早落;箨鞘呈梯形,背面无毛,先端稍向外缘一侧倾斜,呈不对称的拱形;箨耳极微小以至不明显,边缘有少许繸毛;箨舌高1-1.5毫米,边缘呈不规则的短齿裂;箨片直立,易脱落,狭三角形,背面散生暗棕色脱落性小刺毛,腹面粗糙,先端渐尖,基部宽度约与箨鞘先端近相等。末级小枝具5-12叶;叶鞘无毛,纵肋稍隆起,背部具脊;叶耳肾形,边缘具波曲状细长繸毛;叶舌圆拱形,高0.5毫米,边缘微齿裂;叶片线形,长5-16厘米,宽7-16毫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粉绿而密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具粗糙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假小穗单生或以数枝簇生于花枝各节,并在基部托有鞘状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6厘米;先出叶长3.5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纤毛;具芽苞片通常1或2片,卵形至狭卵形,长4-7.5毫米,无毛,具9-13脉,先端钝或急尖;小穗含小花(3)5-13朵,中间小花为两性;小穗轴节间形扁,长4-4.5毫米,无毛;颖不存在;外稃两侧稍不对称,长圆状披针形,长18毫米,无毛,具19-21脉,先端急尖;内稃线形,长14-16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纤毛,脊间6脉,脊外有一边具4脉,另一边具3脉,先端两侧各伸出1被毛的细长尖头,顶端近截平而边缘被短纤毛;鳞被中两侧的2片呈半卵形,长2.5-3毫米,后方的1片细长披针形,长3-5毫米,边缘无毛;花丝长8-10毫米,花药紫色,长6毫米,先端具一簇白色画笔状毛;子房卵球形,长约1毫米,顶端增粗而被短硬毛,基部具一长约1毫米的子房柄,柱头3或其数目有变化,直接从子房顶端伸出,长5毫米,羽毛状。成熟颖果未见。
生长环境
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但在南方暖地竹种中,慈孝竹的耐寒力较强,喜排水良好、湿润的土壤。性好高爽,适生于温暖湿润、背风、土壤深厚之环境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野生或栽培。原产越南。
主要价值
孝顺竹竹秆丛生,四季青翠,姿态秀美,宜于宅院、草坪角隅、建筑物前或河岸种植。若配置于假山旁侧,则竹石相映,更富情趣。
本种杆青绿色,枝叶密集下垂,形状优雅、姿态秀丽,为传统观赏叶竹种。多栽培于庭院供观赏,在庭院中可孤植、群植,作划分空间的高篱;也可在大门内外入口角道两侧列植、对植;或散植于宽阔的 庭院绿地;还可以种植于宅旁作基础绿地中作缘篱用。也常见在湖边、河岸栽植。若配置于假山旁侧,则竹石相映,更富情趣。
栽培技术
种植
孝顺竹以母竹移栽最为简便,应于3月间进行,以竿基芽眼肥大,须根发达者为佳,母竹留枝2、3盘。至于移兜栽植,则不留竿部,只栽竹兜也会成活。
孝顺竹也可用分根或埋条繁殖,剪取每节带叶枝条埋土繁育。
病虫害防治
及时清扫慈孝竹下的枯竹叶,组织人力及时清除杂草,防止杂草生长过快失去控制。注意病虫害及植株干旱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上报。
常见变种
毛凤凰竹(变种)(湖南)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分特征为箨鞘背面被糙伏毛。
产江西、湖南。生于旷地或溪边。模式标本采自湖南长沙。
观音竹(变种)(广东)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分特征为竿实心,高1-3米,直径3-5毫米,小枝具13-23叶,且常下弯呈弓状,叶片较原变种小,长1.6-3.2厘米,宽2.6-6.5毫米。
原产华南地区。多生于丘陵山地溪边,也常栽培于庭园间以作矮绿篱,或盆栽以供观赏。
石角竹(变种)(台湾)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蘀鞘先端近于两侧对称的宽拱形。
产台湾。常年植于旱地田野间和山麓,广州庭园间也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台湾。
本变种常栽培以作绿篱和防风林。
黄纹竹(栽培型)(广西植物)
本栽培型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分特征为竿节间在具芽或具分枝的一边具黄色纵条纹。
产四川。栽培于成都望江楼公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成都。
小琴丝竹(栽培型)(四川)
本栽培型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分特征为竿和分枝的节间黄色,具不同宽度的绿色纵条纹,竿箨新鲜时绿色,具黄白色纵条纹。
四川、广东和台湾等省于庭园中栽培。
竿和分枝的色泽鲜明,有如黄金间碧玉,在庭园种植以供观赏。
银丝竹(栽培型)(香港)
本栽培型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竿下部的节间以及箨鞘和少数叶片等皆为绿色而具白色纵条纹。
广州和香港于庭园中栽培。
为庭园中栽培的观赏品种。
垂枝竹(栽培型)
原产我国,广州庭园中有栽培。
为庭园观赏品种,叶片细长,枝叶下垂,形似垂柳,甚为美观。
凤尾竹(栽培型)
本栽培品种与观音竹相似,但植株较高大,高3-6米,竿中空,小枝稍下弯,具9-13叶,叶片长3.3-6.5厘米,宽4-7毫米等特征与之有别。
原产我国,华东、华南、西南以至台湾、香港均有栽培。
多种植以作绿篱或供观赏。
小叶琴丝竹(栽培型)
本栽培型与凤尾竹相似,其不同处在于植株较矮小,高1-3米,竿初时色淡红,后转为黄色并具不同宽度的绿色纵条纹,小枝下弯,具12-20叶,叶片长1.6-3.8厘米。
台湾和香港的庭园中有栽培。
种植于庭园中供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