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自古就为花草神品,古代文人将其与兰、菊、水仙并称“花草四雅”。早在春秋时,《诗经》就曾记述,“彼泽之陂,有蒲有荷”。每年端午节,民间盛行喝菖蒲酒,家家户户门前都要挂上一串串绿色剑条的菖蒲长叶,据说可以驱蚊虫辟邪气。民谚云:“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执菖蒲剑,蛇虫归地府。”宋代文人爱石成风,而菖蒲必须依靠石头生长,因此点缀石头、生满菖蒲的“蒲石盆”,成了宋代文人书房中流行的细节。苏轼称赞菖蒲具有“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白石为伴,不待泥土而生”的特性,并用诗赞美石菖蒲:“碧玉碗盛红玛瑙,井花水养石菖蒲。”“斓斑碎石养菖蒲,一勺清泉半石盂。”其实,菖蒲起初是被当作仙草灵药来看待的。

菖蒲.png

01传说故事

古人喜种植菖蒲,食菖蒲,还因为俗传它可以令人长生。古籍《神仙传》中记载:有一次汉武帝刘彻上嵩山,至山顶忽见一人,身高二丈,耳长垂肩,仙风鹤须,气度不凡。汉武帝急忙上前施礼并问道:“仙者是何方人士,怎么会来到这里?”老者回答说:“我是九嶷山中人也。听说嵩山山顶的石头上,生有一种草叫石菖蒲。此草一寸九节,吃了它可以长生不老。所以特地到这儿来采集它。”说完之后,突然不见了。汉武帝见老者刚说完话就突然不见了,心中顿时大悟,他对左右侍臣说:“这个老者并不是自己想采食菖蒲,而是特意来告诉朕的。”据说汉武帝因此大力引进菖蒲,种到皇家园林每天食用,以求长寿。

02药理研究

菖蒲的品种很多,主要分为九节菖蒲、石菖蒲和水菖蒲等三类,分别来源于不同的植物,功能主治也不同。现今常作药用的是石菖蒲,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其性温,味辛、苦,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临床广泛用于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中风失语、耳鸣、老年性痴呆等疑难病症,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石菖蒲含挥发油、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脂、平喘和抗癌等作用。

菖蒲.png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对中枢神经、心血管、呼吸和消化等多种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其中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既镇静安神(镇静、抗惊厥),又醒脑开窍(兴奋、抗抑郁)。石菖蒲对脑组织和神经细胞还具有保护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具有降脂、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作用。

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水煎剂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延缓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4、对呼吸系统作用

石菖蒲含有多种解痉平喘成分,其中尤以挥发油中的细辛醚解痉作用较强。

5、其他

石菖蒲还具有抗癌和抑菌作用。

03日常妙用

1、石菖蒲香囊

用菖蒲可以制成菖蒲香囊,每个香囊装1520克石菖蒲就可以。睡觉的时候放在枕头边,有缓解失眠的作用;日常挂一个菖蒲香囊在办公室,可以起到开窍醒脑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2、石菖蒲粥

原料:石菖蒲10克,大米50克。

做法:将石菖蒲择净,放入药罐中,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服12次。

功效:化湿和胃。适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纳差食少等。

3、石菖蒲和胃茶

原料:石菖蒲10克,茉莉花3克,绿茶3克。

做法:上药研末,放入水杯中,用开水适量冲泡,闷15分钟,频频饮用。

功效:行气解郁,化湿和胃。方中石菖蒲能化湿和胃、辟秽化浊,茉莉花理气和胃,全方主治肝郁气滞而致慢性胃炎,症见脘腹胀痛,食欲缺乏,嗳气频频,大便不爽,苔腻。

04药用价值

1、天麻醒脑胶囊

成分:天麻、地龙、石菖蒲、远志、熟地黄、肉苁蓉。

功效:滋补肝肾,通络止痛。本品用于肝肾不足所致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反应迟钝,耳鸣,腰酸。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禁忌: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舒心宁片

成分:丹参、川芎、赤芍、红花、当归、太子参、薤白、瓜蒌皮、远志(甘草制)、降香、石菖蒲、甘草。

功效:活血,消瘀,行气止痛。用于改善冠状动脉血循环,兼治高血压病,胆固醇过高及冠心病,心纹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56片,一日 3次。

3、小儿智力糖浆

成分:石菖蒲、雄鸡、龙骨、远志、龟甲。

功效:开窍益智,调补心肾,滋养安神。用于心肾不足,痰浊阻窍所致小儿多动,少语,烦躁不安,神思涣散,少寐健忘,潮热盗汗;儿童多动症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3次。

05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①《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②《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③《医学入门》:“心劳、神耗者禁用。”

06菖蒲市场价参考

image.png

点击以上图片查看广材网此材料价格及相关品牌

    以上就是关于菖蒲的有关内容,更多选材定价的文章和知识,敬请登录广材网选材百科栏目!